清明快到了

灵山在城的东面,山不高,应该不足百米。山下有一小溪,溪水清澈,若心静时潺潺之声尚可入耳。走过小石桥,一条缓坡石道引足而上。石道两侧有草坪花木,几棵紫荆花开满冠,春风和春花携手互勉,将芳菲弥漫在天地之间,她们无处不在。

行约百米,右边有一巨石,高应有丈余,上刻天然妙机碧玉球七字。此石闻风而晃手摇能动所以俗称为风动石。据传当年三贤四贤驱神鹰灭鳄,神鹰以石击鳄留下了这一块让后人缅怀。这肯定是假托,这块巨石的年代无法考据,说不定又是一块女娲的遗留?

碧玉球左边就是圣墓了。圣墓建于唐,两座穆斯林长型花岗岩石雕棺盖居中,后面是一个半月型回廊。墓中主人是穆罕默德四大门徒的三贤和四贤,因此灵山又称圣迹山。三贤四贤因驱鳄于民有功,百姓不忘其德,所以墓葬得以保留至今。中国的唐朝是个强盛的时代,让外国的圣贤也留连而不归了,何时才又是我们中国的唐朝?

再往前走去,石道渐狭,草多野生,但芳菲不减。龙眼树沉思无语,将阳光遮没只有那乱叶铺地和寂静下的虫鸣数声,一双鸟儿突然跃起,象双箭劲射,划出一道长哨,消逝于山之深处,余音若无若有。小路蛇行,路旁有一棵大榕树,榕树主干端坐,余干长臂探索过路,若一大穹门,因此树冠广阔荫蔽着一围净地,净地上常有野餐的痕迹遗存。

告别榕树,道略陡峭,一片向阳坡地进入眼帘。几团白云托起半园形的蓝天,远处的江水只余一痕银丝。古城展开于眼底,一层薄雾漫漫淡淡,古城在虚无缥缈中露出一些熟悉的痕迹。看得清的是东西双塔,看不清的可能是百源池?芳草园就在那里?不,那是公园体育场,家就在这附近了。父亲和母亲相伴长眠在此,我所能看到的他们也一样可以看到的。

母亲去世后,她的骨灰就留在家中,伴我又度过了十几个春秋。到了父亲去世时,很多人劝我让她入土为安,我想也好,就让两位老人在一起吧。大哥和我在灵山找了这块墓地。

修坟时却没了主意,若按闽南风俗这修坟相当麻烦,世俗的礼仪经常干扰逝者的安宁,而且我和大哥又以为传统的坟墓不好看。俩兄弟商量的结果是修一个跟世俗完全不同的坟墓。

按道理修坟墓必须找专门的修坟师傅,我们找的却是盖房子的师傅。坟墓应该是半园型的,我们的坟墓却是一个一米二的正方体,它与四周格格不入,有点古怪有点孤单,因此也就有了点高傲,这符合妈妈的脾气;同时坟墓线条的简洁,外形的单纯,和父亲的性格又是那么的贴切,我们对它相当满意。父母的位置也很好,前方无任何遮蔽,目光可一览无余。坟做好了引来许多惊诧的目光,间接证明了我们兄弟俩还是对了。而且墓中空余甚多,我和大哥相约若无变故,我们最终都将会和爸爸妈妈相伴永远的。

母亲在家时我们没有扫墓的必要,现在俩位老人有了安身之地,我们也就有了清明之行。每年清明节,我和大哥两家总是相约而往。清理好父母的周边,描红了父母的名字,送上一束鲜花,摆上几款供飨,点上几根素香,全家人在父母面前说一些琐事,讲几个笑谈,还象当年膝下承欢的情景。接下来将纸钱烧了,大家给俩位老人磕头作别,我想他们是欣慰的。灵山之气消溶了不少伤心,下一辈对爷爷奶奶的感情和我们不一样,所以清明之行更象是一次郊游。

又快到清明节了,应该准备给爸爸妈妈扫墓了。

2001年3月11日星期日